教育商品化是公部門活動商品化其中一個焦點,但教育的商品化又有別於一般公共服務之商品化,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一直存在一個微妙的關係,就是從accountability的角度看,究竟兩者是何者擔任課責者及被課責者?公平而言,兩者皆擔任課責者及被課責者的角色,因為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成效是有所期待的,但同時學生也會對老師的教學投入及效果有所期待,所以教師與學生是mutually accountable。
當然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,這種關係是可以有很大變化。在補習班的教學中,補習老師基本上完全是被課責者,學生就簡單等同消費者去商店買服務一樣,但其所買的其實不是「知識」,而是「考試技巧或捷徑」。而補習班或老師的performance就是由學生在「公開」考試所獲取的成績作為反映。
反對一般正規教育商品化的理由之一就是教育並非為了考試,教育工作並非「賣學位」。但弔詭的是學校的所作所為其實不斷在商品化自己,例如塑造自己是「名牌學校」。當然,此商品化並非等同上述補習班的商品化,而是力求建立或維持自己的「賣方市場」地位,即學生與家長有求於我,多於學校有求於學生家長。所以如在大學教育中,台灣的公立大學相對維持一種「賣方市場」的地位,而私立大學則處於「買方市場」的地位,必須主動到高中招生以極大化學生之吸納。
但由於少子化的問題,加上近年廣設大學,將教育進一步普及化,所以總體上,教育越來越傾向由「買方市場」主導。在一般商品市場中,「買方市場」之建立是一種良好的發展趨勢,因為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,他們基於自身的利益,會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。
但「教育」這「產品」似乎較為複雜,因為教育本質上並非消費品,對「功利」的學生而言,他們不是來「享受」教育。很多學生愛投考商學院或法學院,其並非因為愛商學或法學,而是考量到未來的事業前途,他們是來自我裝備,說得好聽一點叫「自我增值」。說穿了,他們接受教育其實是一種「自我商品化」,使自己在就業市場中更能「出售自己」。但當他們出售自己前,是否真的受過嚴格訓練?那張證書或成績單真的能反映背後的實力嗎?
問題來了,教育工作者其實應該如「專業監督者」般為社會把關,就業市場是相信經過這「專業監督者」「認證」出來的畢業生是夠水準的。一般教育不同於補習班,補習班本身不會對學生做「認證」,學生必須經過「第三者」即公開考試獲取認可。如果做認證的工作是由「買方市場」主導會如何?很多大專院校為了自我商品化,也不斷尋求各種認證,那些認證工作如果也是由「買方市場」主導會如何?可以想像,只要有錢,這些「專業監督者」可能會降低要求,在認證標準上作出讓步,甚至主動降低標準。
台灣大學的在職碩士專班就是明顯的例子。師生之間有一定的默契,不能對在職碩士班學生要求太高,因為他們白天要工作。但在職班的學生又想領跟一般生(full-time student)相同的證書,且修讀時間也跟一般生相同,台灣沒有什麼兼讀(part-time)碩士班的觀念(即要求比一般生修讀較長時間才能畢業),而在職班的學費會比較貴,這不是變相賣學位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