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台灣一般食店是走專業化路線,各店皆有自己的特色賣點,有些店甚至只賣一兩種食品,就招來很多顧客;而香港則走多元化路線,只買一兩種招牌貨是不行的,例如茶餐廳現在基本上什麼都賣:除傳統奶茶咖啡多士通粉外,粥粉麵飯火鍋樣樣俱全。
- 台灣大部分食肆都是個體戶,家庭生意,很多老店都是家族經營,亦沒有企業化。食店一方面強調跟顧客的感情關係;另一方面,食店經營有時也不會以賺錢至上,我常去的一家個體經營的西餐廳,顧客雖然不多,但由於跟老闆稔熟,所以時常結帳都給我打折扣。有些食肆會有週休,我學校附近的一些店甚至會暑休及寒休,幾個月不做生意。台灣也有很多早餐店,只做早上的生意,其餘時間就關門休息。這種經營模式在香港是匪夷所思的。香港的食店就算不是連鎖式經營的,現在也很少見到家庭式的經營,也很少見到食店老闆員工與顧客的感情互動,都是在商言商的生意關係。香港寸金尺土,很多食肆租金昂貴,如果生意夠的話,巴不得24小時營業,更不用說週休。周星馳電影「食神」就反映了香港人的飲食業的經營模式:當「爆漿撒尿牛丸」成功後,經營者想的不再是食物本身,他們想的是大規模生產、上市集資、企業化經營,已經脫離食物本身。
- 台灣與香港都是資本主義社會,但香港的資本主義味道特別重,而台灣的則多一點人情味。食肆也一樣,台灣食店的員工服務態度比香港的好很多,香港食店的員工疏離感(alienation)很重,只有去到高級餐廳,表面服務態度才會好一點;但在台灣,就算一般的餐廳,員工的服務態度都很親切,鏈鎖經營的餐廳也很重視顧客的回饋意見。香港的也會做意見回饋,但大多是形式多於實際。在金融海嘯後,香港的食店還鬧漲價;而台灣的剛好相反,正因為經濟不景,食店是減價促銷。真搞不清楚誰比較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。我想準確地說,香港是「資本主義寡頭壟斷經濟」吧!
我在2002年來到台灣工作,至今近二十一年。雖然台灣也是華人社會,很多語言文化跟我長大的香港接近,但也有非常多生活面向的差異,特別是因為兩岸分治分隔多年所造成的思想制度之差異。作為一個社會科學及中國研究學者,有一些觀察值得和網友分享,希望給予華人研究界及關心華人社會的人士作為參考,也抒發我二十一年以來比較兩岸三地華人社會的感想。
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
台港兩地的食肆營商
香港人到台灣旅遊的其中主要目標就是「食」。其實,台灣人也十分喜歡來香港「吃」,但購物(特別是名牌貨)可能是香港對台灣旅客更重要賣點。台港兩地雖然皆聞名於食,但兩地食肆的經營模式及文化有很大的差異: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很少check hotmail,今天上去,知道你有了網誌,好開心啊!你要繼續寫多點!
回覆刪除